【顶天立地词语解释】“顶天立地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崇高的气节、坚定的意志和伟大的精神。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,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赞美那些有担当、有责任感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义:
“顶天”意为头顶苍天,象征着与天地相接;“立地”则指脚踏大地,象征着与大地相连。整体上,“顶天立地”形容人胸怀宽广、志向远大、行为正直、敢于担当,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。
出处:
该词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,如《水浒传》中对英雄人物的描写,后逐渐成为形容人品德高尚、气概非凡的常用成语。
用法:
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格、精神面貌,也可用于描述建筑、景观等气势恢宏的事物。
二、词语解析表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 近义词 | 反义词 |
顶天立地 | dǐng tiān lì dì | 头顶苍天,脚踏大地,形容人有气魄、有担当 | 《水浒传》等古典文学 | 形容人或事物气势宏大、精神崇高 | 堂堂正正、光明磊落 | 胆小怕事、懦弱无能 |
顶天 | dǐng tiān | 抵住天空,比喻支撑重任 | —— | 用于强调承担重任 | 支撑、扛起 | 畏缩、退让 |
立地 | lì dì | 脚踏实地,比喻根基稳固 | —— | 描述做事踏实、有基础 | 扎根、立足 | 虚浮、漂浮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顶天立地”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美,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。它强调人与自然、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,倡导一种积极向上、勇于承担责任的生活态度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顶天立地”常被用来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,面对困难不退缩,保持正直善良的本心。无论是职场、家庭还是社会,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四、结语
“顶天立地”作为一句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承载了中华民族对理想人格的追求。它不仅是语言的表达,更是精神的象征。在当今社会,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,对于塑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