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渡荆门送别赏析】《渡荆门送别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,虽篇幅短小,却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。全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开荆门时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,语言简练,画面感强,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与深情。
一、
《渡荆门送别》全诗如下:
> 渡远荆门外,来从楚国游。
> 山随平野尽,江入大荒流。
> 月下飞天镜,云生结海楼。
> 仍怜故乡水,万里送行舟。
这首诗写的是李白在离开荆门(今湖北宜昌)时,乘船前往楚地(今湖南、湖北一带)游览,沿途所见所感。诗中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色,也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
二、赏析要点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李白(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) |
诗体 | 五言绝句 |
创作背景 | 李白离开荆门,前往楚地游览途中所作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与离别的深情 |
艺术特色 | 意象丰富,语言简练,画面感强 |
关键意象 | 山、平野、江、月、云、故乡水 |
情感基调 | 壮阔中带有一丝惆怅,既有豪情也有柔情 |
三、诗句解析
1. “渡远荆门外,来从楚国游。”
开篇点明地点与行程,交代诗人离开荆门,前往楚地游览。
2. “山随平野尽,江入大荒流。”
描绘了山峦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平原尽头,江水奔流入无边的旷野,展现出开阔的自然景象。
3. “月下飞天镜,云生结海楼。”
以“月下飞天镜”形容月亮倒映水中,如飞天之镜;“云生结海楼”则描写云霞缭绕,仿佛海市蜃楼,极富想象力。
4. “仍怜故乡水,万里送行舟。”
最后两句点明主旨,表达对故乡的深情,即便远行千里,故乡的江水仍如亲人般陪伴左右。
四、总体评价
《渡荆门送别》虽为一首短诗,却构思巧妙,意境开阔,情感真挚。它不仅展现了李白对自然风光的热爱,也体现了他对故土的深厚感情。全诗语言凝练,画面生动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。
结语:
《渡荆门送别》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作品,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,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。其简洁的语言与丰富的意象,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